您的位置:首页>与健康同行

成都:老龄化下的医养探索 医养服务不断向社区延伸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6日 10:19

据新华社今年4月的报道,“9073”——中国老年人养老模式基本构成,即约90%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机构养老。照顾好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日常需求是重中之重。

如何让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养老服务?如何满足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都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不断让医疗服务向着居家和社区下沉、延伸。而作为距离老百姓家门口最近的医疗服务站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物理距离上的优势,让其成为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下沉的一个突破口。

乡镇卫生院办起养老院

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医养服务

左边是乡镇卫生院,右边是养老服务中心,两个建筑一墙之隔,相互连通,这是隶属于龙门山镇卫生院的养老院——龙门山颐养中心的布局。今年6月,成都的天气才刚刚热起来,杨婆婆便马不停蹄地拉着自己的姐姐住进了龙门山颐养中心,避暑、养老的同时也想让卫生院的中医师帮自己治疗一下痛了大半个月的颈椎。“山上气候好,不热,卫生院开的养老院靠谱,随时有医生过来帮忙看病,就在场镇上,离家不远,也方便。”说起住在这里的好处,杨婆婆滔滔不绝。

龙门山镇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区,优渥的气候条件使得每年夏天都会有不少老年人选择到这里避暑。2020年,彭州市龙门山镇卫生院开始着手打造龙门山颐养中心,为老人们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自2022年5月开始营业以来,42张床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760153f38c88324ac054a3573dc1aa7.jpg

“乡镇卫生院办养老院,最大的优势就是医疗服务。养老院相当于卫生院的一个医养结合科。”龙门山卫生院院长王程锦告诉记者,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会为颐养中心的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健康管理服务。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也可以通过卫生院的绿色通道转诊上级医院。

在成都,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创办养老院、开设养老床位不是个例。彭州市九尺卫生院开放的养老床位,为辖区内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提供医养服务。而隆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将全科医学科整体搬迁到养老服务综合体。目前,综合体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5人,均为经过专业培训的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每天9点准时开门,平均日接待老年人60余人次。

1.jpg

健康敲门、预约上门……

在家养老享受上门医疗服务

对于家有失能老人的张先生来说,照护一直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失能老人吃喝拉撒都要依赖人,照护和工作两头兼顾,难免感到疲惫。更重要的是,照护长期卧床的老人需要一定专业的照护知识,翻身、换药等专业操作稍有不慎容易出现问题。“我父亲已经卧床多年了,以前每次有问题只能跑医院,自己照护也两眼一黑,现在家庭医生会定期上门,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

享受上门服务的不止张先生一家,记者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财政厅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对全省提出申请的20万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据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健康敲门行动”具体工作内容是对提出申请的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三个一”免费健康服务:免费上门提供一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及体格检查等健康管理;免费上门提供三次包括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健康风险指导、心理支持、就诊转诊建议等健康服务;定期了解失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健康服务需求,并提供健康咨询及指导。“目前,成都已为全市12.3万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指导。”

640.png

实际上,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的,不止家庭医生,作为全省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之一,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21年5月便开始推出护理上门服务。今年7月,省人民医院成功打通“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全流程,在手机上完成预约缴费等流程后,专业护士可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可以提供的19项上门护理服务中,老年相关的照护和康复服务占据了绝对比重。

“以前老人换一次药我们要折腾大半天,现在护士直接上门来服务。”看着到家里来帮母亲换药的护士,熊女士连着说了好几个“太方便了”。

3142a224fe0953e8efd7c1aa09e9028.jpg

医养结合服务站开在社区

公立医院医生提供驻点服务

上门服务是资源延伸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直接扎根社区也是不少医疗机构正在探索的路径。 

回龙社区是成都市北边的一个老旧社区,这里的日间照料中心每天都有来自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坐镇”。医院派到社区的驻点护士,每周一到周五在社区上班,为老年人们测量血压、血糖,开展健康管理。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也会每周至少抽出1天时间轮流到站点为老人们开展各种健康服务。同时,对于有需要的居家老人,医院也提供中医、康复、护理、照护、用药指导、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等综合性上门服务。

记者了解到,从2019年开始,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就与社区开展合作,试点建设“社区医养结合站点”,组建专业队伍定期到协作社区、养老机构提供营养指导、康复指导、健康咨询讲座、健康档案管理、老年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开通绿色快速转诊通道,让社区老人就近就能享受到三级老年专科医院专业的医养结合服务。

据成都市卫健委老龄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后,成都便开始了社区居家医养新模式的探索——在社区建立社区医养结合站点,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比如慢性病老年人,开药或健康咨询以前需要到医疗机构,现在通过医养结合站点,将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老人在社区就能开药或咨询。”据悉,2023年,成都的“社区医养结合站点”已覆盖青羊区马厂社区等11个社区。2024年,相关试点经验将在全市23个区(市)县全面推广。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是趋势

国家支持扩大相关服务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曾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养老方式。而从医疗卫生机构创办养老院,到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大医院预约上门护理到社区建立站点派驻医生,当下的不同举措似乎应证了这样的说法。

而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讲,在家、在社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似乎也更“合胃口”。“比起医院,肯定是在家住着更舒服,就算是住养老院,也要住离家近的。”家住彭州市的赵爷爷说道。王程锦也坦言,辖区的很多老人有就医需求也更愿意住在颐养中心,而不是一墙之隔的卫生院。

放眼全国,探索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城市不止成都。上海市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老年护理床位、养老床位,为辖区内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整合照护服务。2024年海口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到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护理服务,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两院合一”或毗邻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居家和社区是目前中国形成的四种比较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致力于推进增加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而扩大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大力推广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巡检、‘互联网+护理服务’等先进经验做法,也有助于提升医养结合的服务能力。”

图片:部分由受访单位提供  

记者:胡瑰玮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