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眉山市洪雅县立足生态本底、紧盯市场需求,不断培育壮大茶产业。截至目前,洪雅县茶园总面积30万亩,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产干茶3.8万吨,产值47亿元,年综合产值68.5亿元,是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业百强县,有“中国最佳生态茶园”之美誉。依托茶产业的强势发展,洪雅广袤农村充满活力,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村容村貌常更常新,民风民俗淳朴厚重,处处呈现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种茶制茶
居家过上好日子
深秋时节,走进洪雅县中山镇邹岗村,6米宽油砂路面的茶叶产业环线穿村而过,沿途涂鸦墙在茶园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生动。
茶叶是邹岗村的主导产业之一,全村目前共种植茶叶3500余亩。“我们村茶叶规模化种植有20来年了,村里壮劳力几乎个个都是种茶、制茶的好手。”邹岗村村委会副主任廖红介绍,每年2月左右,全村便进入采茶季,上到七旬老人,都可以依靠自家茶园获取不错的收入。采摘的鲜叶,在田间地头就可过秤卖掉,所有交易都是“现过现”,茶叶从春天的独芽,可以陆续采摘到深秋的一芽两叶,持续时间长达8个月。
邹岗村稀妙农业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
邹岗村村民的收入不仅限于茶园的鲜叶,在制茶工艺上,村民们也是一把好手。据介绍,邹岗村几乎家家都有一手制作手工碧螺春的绝活,茶叶采摘季,每家每户都会合理分配劳动力,使得自家茶园不荒废,又可以制茶赚取劳务费。
近年来,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茶产业的发展,中山镇投入资金对部分地势低洼的茶园兴建排湿沟,该村2组300余亩茶园免受雨季洪水倒灌的威胁,茶叶产量和质量有效提升。中山镇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5130万元建成该镇前锋村至邹岗村博汉路7.6公里长、6米宽油砂路产业环线,邹岗村茶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得以夯实。
栽得梧桐引凤凰,邹岗村茶产业的良好基础和蓬勃发展势头,也吸引了不少在外人士返乡就业创业,陈平就是其中一位。2021年,陈平回到邹岗村组建了邹岗村稀妙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投资3500万元新建了一家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年产干茶1700余吨,产品出口至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邹岗村以乡村闲置土地入股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4万余元。
农技人员与农户在邹岗村茶树品种科技示范田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廖红介绍,以往村里的茶叶鲜叶收入主要靠春茶的独芽支撑,而夏茶和秋茶的价格都相对较低,尤其是一芽两叶以上的大茶更是卖不上价。自从村里有了大型加工企业,大茶的需求量迅速上涨,茶农可将采摘期延长至10月中旬,且价格也有较大幅度上升。目前,该茶企不仅可以全部消纳本村茶园,还可覆盖周边茶园5万余亩。
加工厂不但提升了茶叶鲜叶的售价,为茶农带来实打实经济效益,还新增就业岗位70余个。“我们夫妻都在茶场上班,一年大概上班7个月,收入大约15万元,自家茶园鲜叶全都卖给茶厂,年收入5万元左右,家庭总计收入约20万,在家里种茶能够达到这么高的收入,我觉得很满足了。”村民周进华说。
茶旅融合
绿色茶山迎客来
如果说邹岗村种茶制茶过上好日子是守正固本,那么止戈镇青杠坪村茶旅融合的路子则是守正创新。近年来,青杠坪村依托离城较近的区位优势,一手抓传统茶叶种植和制作,一手抓茶文化的挖掘和传扬,通过打造茶文化体验新场景,不断拓展茶产业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绿茶种植及加工业是我村的龙头产业,也是广大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青杠坪村党总支书记王顺介绍,近年来,村里大力倡导绿色种植,推行“统防、统治、统销”等社会化服务,并联合茶叶加工合作社组建公司,推动工艺标准化、培训专业化、营销多元化、品牌特色化,将万亩茶园整合成共同富裕“大产业”。2023年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00元。
美丽茶山青杠坪。洪宣供图
青杠坪村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茶园面积达1.05万亩,是洪雅县“一村一品”茶叶专业村。驱车从洪雅县城出发,不足10分钟便可到达。深秋时节,站在青杠坪山岗上眺望,只见绿油油的茶树形成片片梯田,青翠铺满山峦,洋溢着勃勃生机。
王顺介绍,青杠坪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目前青杠坪村已配套完善茶文化体验、茶研学实践、茶旅康养游等功能,走茶产业、茶文化和茶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让村民收入从传统的种茶制茶走向餐饮服务、农特产品销售、民宿经营等多元化。
如今,青杠坪村成功跻身“四川十大最美茶乡”,该村以茶为主题,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会议、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新场景“茶客空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洪雅城市“会客厅”。与此同时,该村引进民间资本,成功打造了茶栖堂、春和景明等民宿,将“农区”变“景区”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路子。
产业不断壮大发展,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乡村民风也焕然一下。近期举办的眉山市2024年“深化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主题宣传集中展演活动在青杠坪村举行,对于全市性的活动在村里举办,村民们个个脸上写满了自豪。“现在村上没得天价彩礼,办宴席不攀不比,特别是孝老爱亲方面做得特别好。”今年73岁的白成忠对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从上世纪末靠天吃饭,到发展茶叶脱贫,再到从事旅游致富,村民纷纷表示,生活在青杠坪村很幸福。
瓦屋春雪
有机茶园扮靓传统村落
茶叶作为洪雅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洪雅茶产业存在着“有加工无知名品牌”“有品质无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壁垒。
2019年,洪雅县邀请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团队走进洪雅,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茶叶特征等研判论证,提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取意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的“瓦屋春雪”洪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应运而生。
“瓦屋春雪”品牌建设以来,不仅发布了产品标准,更从源头种植就进行生产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在生产环节,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管控,实施化肥化学农药减量控害行动,在茶园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有机肥、农家肥,提高茶叶品质。目前,洪雅已打造总岗山、八面山、玉屏山、瓦屋山4大高山茶区,瓦屋山复兴村高山有机茶园便是“瓦屋春雪”的基地之一。
复兴村地处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近年来生态旅游发展劲头十足。同时,该村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今年刚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复兴村高山有机茶园。尹霜林 摄
复兴村打造了600余亩高海拔区“瓦屋春雪”有机老川茶基地。“有机老川茶基地产量不大,但质量绝对有保证”复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成静介绍,基地茶农严格按照“瓦屋春雪”地方标准进行种植,随着“瓦屋春雪”品牌效益的日益凸显,其系列产品市场价达到1500元/斤,顶级品质茶叶售价可高达4500元/斤。
“我家就住茶园山脚,开园时我就上山采茶,一天能挣一两百元。”村民刘功芝说,他把土地流转给茶企,平时还能在茶园务工,不离乡土也有不错的收入。
事实上,有机茶园只是复兴村村民收入的一小部分,他们更看重的是茶园的留客功能。复兴茶园风景四季不同,山头种植的茶树远观犹如指纹,深得来复兴游玩客人的喜爱。去年8月,复兴茶园被中国国家地理·国茶地理授予“中国最美茶山”称号,并授予金框,为复兴村旅游再添光环。
目前,复兴村全村198户人家,开农家乐户数就达75户,其余村民则从事餐饮、副食特产经营等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全村都吃“旅游饭”。复兴村村民都说,复兴茶园就是镶嵌在复兴村帽檐的一颗明珠,让复兴村生态更加熠熠生辉。
记者感言
生态茶业必将为
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茶,孕泥土芬芳,聚山水灵气,好山好水出好茶,有着“七山二水一分田”美誉的洪雅,发展茶产业无疑是因地制宜的睿智选择,20多年的实践证明,洪雅茶产业有活力,更有潜力。
茶产业是洪雅农民收入的“稳定器”。洪雅茶产业发展的近20余年里,茶叶价格行情没有过山车式的涨跌,也没有出现供大于求无人问津的窘况。每到采茶季,竹篓里的嫩芽过秤,钞票“现过现”是对茶人辛苦劳作最直接的回报,这加剧了洪雅人对茶的喜爱,也更坚定了他们种好茶的信心和决心。
茶产业是洪雅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一业兴带动百业兴,茶叶种植带动茶叶加工、茶叶销售,与此同时,洪雅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已经在多个村落成功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村落依靠茶产业衍生出更多的产业发展形态。
行走洪雅茶山,秀美风光随处可见,走进制茶村落,一路茶香沁人心脾。洪雅茶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也存在茶产业量大而名优茶占比不高的短板,产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信在广大茶产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洪雅茶业必将更上台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编辑:汪静
责编:刘健
审核:朱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