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民 生

素质教育能花钱“购买”吗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2日 20:31

图片

近日,网传成都一社会机构卷款跑路,官方通报:成立专班调查。该机构给青少年提供志愿者服务,为红领巾星章、综合素质测评提供活动项目和证书,入坑家长争相维权。与此同时,广州一16岁中学生被评为正高职称引发关注,初始发布者也火速销号“跑路”。以上种种,再次撕下“伪素质教育”的假面。素质教育不是一张证书,若沦为“钱货两清”的交易,必为圈钱者提供赛道。
图片

寻古博物馆,劳作丰收节,智竞大小赛……多元化素质教育,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可急功近利者,不问过程只求结果,使素质教育面目模糊。

过度渴求证书,暴露浮躁心性。据报道,成都跑路的那家社会机构通过捐书、捡垃圾、义卖等社会公益活动吸引家长关注并注册,之后又推出如“专利申请”“竞赛规划”等项目,收取高额费用,声称拿到专利证书还能帮助孩子在升学时加分。曾有孩子报名择校时提供了50多本证书,种种皆折射出浮躁心态。

灰色产业乘虚而入,乱象频出。本是以全面提高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却让灰色产业链有可乘之机。在某购物网站,有店铺堂而皇之挂着综合素质评价“代填、代写、代做!”月入一万不如孩子研学7天,今年暑假,天价研学维权成为热词。游而不学、走马观花,“天价研学团”最大特点是学费昂贵。

拿捏消费者心理,套路并不鲜见。中消协认为,健身房、英语培训机构跑路纠纷之所以难解决,预收费经营模式是重要原因之一。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售课,又承诺6000元费用在专利申请下来后可以退还,看似稳赚不赔,实则初心已背离扭曲。

图片

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 

全力托举出“别人家的孩子”,终坑爹。11月13日,一则16岁中学生被评正高职称的新闻让人惊掉下巴,“完成气动挤压工程方案设计”“设计了‘探索一号’系列运载火箭方案”“被评选为正高级职称”,媒体求证时,校方、中国科协均表示:没听说。几年前,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一教授因被实名举报学术不端,被解除聘用合同。其“杰作”就是让女儿成为多篇论文的“一作”,为升学助力。

图片

“科技工作者之家”此前网页显示,中学生何某是“青少年科技研究工作室正高级负责人”

用自驱力点燃对知识的渴求,回归素质教育本真。近日,山东卫视《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11岁的来丁丁和妈妈爆火,母子间答题挑战心有灵犀,150秒内30题全部答对。来丁丁曾两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小学二年级时已经会背1500余首古诗、近百篇文言文。在母亲的陪伴下,他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拿奖,而是换种方式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提升人文素质。

图片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道阻且长。

为真正实现“减负”,相关政策正悄然变化。近期,全国少工委公布新规,“红领巾爱学习”电子徽章取消,“红领巾讲解员”和评星章无关联,再也不用为争章而答题和打卡了。今年5月15日,青春昆明服务中心称不再发布“红领巾奖章”相关争章活动。

素质教育,要破除功利化。今年4月,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就包括坚决治理“考试择优”、“收取简历”等违规行为。克服“唯升学”、“唯择校”的倾向, 从源头避免学生被迫成为证书的追求者,正视青少年个人兴趣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素质教育,不是让人生更成功,而是更有价值。用“歪证书”铺垫的道路,终将烂尾。

图片


本期话题

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撰文/吴德玉

编辑/梁庆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