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记忆 红星新闻记者 王效 摄
“汉服餐秀,唐风夜宴,你以为这是梦回大唐,其实这里原先是显像管厂的原料仓库;个性服饰,国潮小店,你觉得这是时装秀场,其实这里本来是军用雷达零件生产车间;青春洋溢,肆意挥洒,你猜想这是演艺会馆,其实这里曾经是国营工厂的职工浴池。”
11月28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举办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播出,作为此次盛典的分享案例,成都东郊记忆第一个亮相。
这里曾是成都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初承载地,这片工业遗址在转型过程中也曾有着漫长的探索和蜕变过程。
从逐渐衰落的老厂房,变身城市最潮的“打卡地”,在“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上,东郊记忆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制片人桂佳唯介绍,在进行认真的筛选和考察后,从全国范围内选择了其中比较突出的在工业遗迹活化利用方面的典范案例,通过此次盛典展现。
“流连忘返”的奥秘:
注重颜值经济
让怀旧变成“新地标”发现之旅
“城市更新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工业遗址更新和活化利用,通过盛典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唤起全社会更加重视工业遗址,作为工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通过盛典来推出更多好的项目。”东郊记忆园区运营负责人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时表示。
▲东郊记忆园区内的雕塑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在11月28日播出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中,一个数据引发主持人和现场嘉宾的关注——成都东郊记忆游客平均驻留时间超过3个小时。
上世纪50年代,东郊记忆的前身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建成投产。1964年,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支批量生产的黑白显像管。两年后,这里又试制出中国首支有着“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像当年我国发射‘两弹一星’时使用的监视器元件就是由这里生产的。”东郊记忆园区运营负责人在盛典上介绍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国营大厂一度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生产精密仪器的机器也逐渐停止转动,在偌大的城市里,这片厂区开始凋零。
▲曾经老去的旧厂房,如今成为创意产业的“灵感花园” 红星新闻记者 陶轲 摄
在39岁的杨涵心里,东郊记忆曾经的老厂区是萧条的。杨涵的父亲以前是厂里的工人,她家也住在厂区附近。早先这里曾经热闹过,后来就逐渐没落,人也越来越少,当时很多同学都不爱来杨涵家附近玩,这让她曾难过了好一阵儿。
后来杨涵去外地读大学,然后出国留学、定居。父母也在成都搬了家,即使每年回成都,杨涵也很少再回到曾经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附近。
今年回成都前,杨涵在翻小红书的时候,看到有一处大写的“成都”两个字,特别适合拍照,她便想和原来的中学老同学约着一起去打卡,“后来她们告诉我这里在东郊记忆,就在原来的红光电子管厂厂区里,这让我特别吃惊。”
回成都那几天,杨涵和老同学们去了东郊记忆。怀旧变成了发现“新地标”。
▲东郊记忆园区 红星新闻记者 王效 摄
一组最新数据也说明这个“新地标”的吸引力——今年1月至10月,园区接待入园游客1497万人次,入驻商企达近300家,实现营收12.9亿元。
东郊记忆如何让游客的平均驻留时间超过3个小时?东郊记忆园区运营负责人说,东郊记忆特别注重颜值经济,提高照相指数,如有意识创造打卡点,把工业遗迹的特点放大,让更多场景成为年轻人的拍照胜地。当然,还要向年轻人学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了解年轻人,向年轻人学习,才能把握趋势,持续创新。
“别说是逛3个小时,我感觉在这里玩一天完全没问题。”杨涵说,自己在国外也见过很多工业时代留下的老厂区老建筑,但很多逐渐荒废之后被拆除,“那天从东郊记忆走的时候,我看着夕阳下的三根大烟囱发呆,这可能也是一种城市记忆。这种城市记忆被保留,依旧活在更多人的生活里,让我觉得很宝贵。”
两次重要的蜕变:
从老工业区到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城市农家乐”到时尚新地标
杨涵和其他很多来东郊记忆的游客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里的华丽“蜕变”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过两次重要“蜕变”。
第一次“蜕变”发生在2009年。
当时,成都市委、市政府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红光电子管厂交由成都传媒集团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工厂建筑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随后一段时间,东郊记忆园区由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东郊记忆园区内的商铺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园区最初定位的主导产业是音乐,但后来随着手机彩铃等业务衰落以及部分音乐企业南迁,引进音乐艺人工作室没能带动形成产业生态,音乐产业没办法引领园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产业“空心化”,彼时的园区面临办公业态多、消费场景少、业态杂乱等问题,一度出现社区居民白天“遛狗、遛娃、遛弯”,晚上“关门闭户、黑灯瞎火”的情况。
“当时很多人形容我们这里是一座城市里的大型‘农家乐’。”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说,这种局面导致园区运营公司连续10年每年亏损2000多万元。
穷则变,变则通,这也迎来东郊记忆的第二次“蜕变”。
▲东郊记忆园区南大门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2019年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成都传媒集团以“转换机制、集聚资源、重塑标杆”为目标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将东郊记忆10年运营权面向全国公开挂牌,2021年引入民营企业东方正火负责园区的整体运营。
“整体出租是按照园区所有权与运营权相分离的原则,把园区交给专业运营商整体运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能够有效提高园区运营水平。”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在“整体出租”后,园区所有权仍在成都传媒集团,传媒集团在意识形态方面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园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保证东郊记忆的发展不“跑偏”。
调整后的效果立竿见影。园区按照“国际时尚产业园”的新定位,淘汰50余家不符合业态发展需求的商企,连园区所有方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也仅在园区留下一间办公室,用以协调问题。
▲东郊记忆园区风貌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随后,新招引音乐艺术、时尚展演类商企160余家,新招引国潮品牌商企60家,园区入驻商企达到近300家。2023年,园区实现营收11亿元,较改革前的每年4.2亿元增长了161%,园区由连续10年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元,发展到去年为集团贡献利润4800万元。
创新创意的未来:
留住城市的“调性”
同时让业态愈发国际化、科技化
去年11月,“中国工业遗迹创新创意联盟”发起暨大型工业纪录片《遗迹有奇迹》开机仪式在东郊记忆举行。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成都传媒集团和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工业遗迹创新创意联盟”。此后一年多时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制片人桂佳唯曾多次来过成都东郊记忆。
“我不是成都人,所以我可能会以一个更‘抽离’的视角去看待东郊记忆。在我看来,这里的悠闲感、潮流感和成都的城市调性非常契合。”桂佳唯说,“一方面,这里有城市的记忆,你在这里一边看着工业遗迹,一边和家人朋友坐一坐,聊聊天,其实和老成都的茶馆文化很像。另一方面,这里又嵌入了最时尚、最潮流的一部分,而成都本身又是一座非常时尚的城市,让人能够感受到城市不断向前的活力。”
▲东郊记忆园区内的雕塑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作为韩国数字设计公司帝视特在中国内地打造的首家集科技、艺术、展览为一体的沉浸式艺术馆“ARTE全沉浸式美术馆·成都”,开业半年就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
帝视特中国总经理苏小霖直言,企业推进中国市场时曾多方考虑选址问题,最后因这里达20万平方米的工业遗产,与东郊记忆“一拍即合”。5000平方米的大空间足以绝佳呈现世界顶尖的数字媒体艺术体验,红墙拱门见证城市变迁的脉络,也与美术馆的“调性”相符。
▲东郊记忆园区内的火车头广场 红星新闻记者 王勤 摄
此外,科幻与技术融合的全民级科幻盛宴——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国际时髦潮牌西南首店——Brandy Melville、头部潮牌概念总店——1807CORP、“成都式生活美学领地”——东山Re°est等,也都在东郊记忆尽情生长。
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发展规划时,希望东郊记忆能够有别于其他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保有自身更具吸引力的调性。因此选择商家、培育业态时,需保持一定的“克制”。在11月28日央视播出的“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上,东郊记忆园区运营负责人就介绍说,目前对园区内奶茶、咖啡类门店进行了限制,而是培育更多新的业态。
成都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说,有些奶茶、咖啡、或者卖小商品的店铺虽然盈利很好,人流量也很大,但是从整个园区调性上看并不相符,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忍痛割爱”。从长远来看,对东郊记忆发展更有益。
东郊记忆园区运营负责人在“工业遗迹创新创意盛典”上总结说,东郊记忆,从过去到未来始终与时代同行,东郊记忆定将不断创新创意,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编辑:袁凤临
责编:刘健
审核:朱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