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跨越一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节日活动包括社区举办的庙会、社火和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在此次申遗文本中,对“春节”是这样介绍的。
在“春节”申遗的过程中,我省自贡灯会、绵竹年画、夹江年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阆中春节文化相关内容参与申报。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其中我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9项。
2025年春节,我省将举办“非遗贺新春—点亮中国灯”全国主会场活动暨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阆中古城过大年”春节文化活动、“蜀风遗韵传承有声”非遗主题展演以及年画进万家、非遗馆里过大年、非遗年货购物节、天府旅游美食节、视频直播家乡年等系列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各地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庙会、灯会、车灯、舞龙舞狮、登高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广大群众将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度过一个年味十足的春节。
信息来源:天府融媒联合体
编辑:章怀安
责编:刘健
审核:朱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