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文化中国行

入“人类非遗”,快来四川过羌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11:34

图片


继“春节”成功申遗后,又一“中国年”列入人类非遗!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羌年”成功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一项羌族的民俗活动,为何引发世界级关注?一项一度“濒危”的非遗,又是如何逆袭全场?


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名录》以来,羌年用15年的时间,让世人感受到独一无二的“年味儿”。


图片


什么是羌年?


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羌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男女老幼身着盛装、集体欢庆,表达着对天地诸神的感恩和对来年的期盼。

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羌文化浓度“爆表”。羌年的来历已不可考,相传于先秦时即已形成。礼仪庄严肃穆,祭祀排场尤为讲究,集民间信仰、口头传统、法事技巧、歌舞表演、技艺展示、知识传授为一体,成为外界了解羌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片

有语言而无文字,口传身授出满满的“仪式感”。羌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主要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来实现。在仪式感拉满的背后,是对自然万物与先祖的崇尚与敬畏,“天人合一”的理念,世代相沿的传统,社会整合与人文教化就这么无缝对接。

图片


羌年的保护传承,是久久为功的文化实践。


事实上,对羌年的保护传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1987年农历十月初一,四川省民委在成都举行了庆祝羌年大会。1988年,“日麦节”(羌历年)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为羌族同胞的法定节日。

在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前,羌年存续曾遭遇严峻考验。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羌年的存续变得岌岌可危。羌族聚居地和资料破坏严重。

羌年在2008年6月被“紧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羌年庆祝活动 图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各项保护传承举措随之而来: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启动,收集了来自代表性传承人王治升、肖永庆等8位“释比”的珍贵资料。

传统羌寨村落与祭祀活动场所全面修复,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让羌年传习有了场景。

建立联动长效机制,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轮流坐庄,保证每年一场原生态文化盛宴。

“非遗+旅游”模式推进后,远赴他乡打工的羌族年轻人回到家乡,守护文化。今年羌年期间,11月1日至3日,仅北川羌族自治县就累计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69亿元。

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强化羌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通过专题纪录片乃至歌舞剧,羌文化正在得到持续的关注和保护。

通过多年努力,过羌年的人明显增加。

图片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当地羌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羌年 图据新华社

图片

此次与羌年一起转入《代表作名录》的还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它们也是与羌年一起在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名录》的“难兄难弟”。

三大非遗项目集体“转名录”,为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写下注脚。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23年开始实施《急需保护名录》转录工作后,通过的首批“转名录”项目。如今,“难兄难弟”已经摘帽,各奔锦绣前程。

中国是履行公约义务的“优等生”,也是“转名录”首批实践者。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扎染、蜡染、羌绣、黎绣频频亮相国际时装周,漆器、瓷器、剪纸、竹编作为国礼,享誉全球。羌族瓦尔俄足节、彝族火把节、都江堰放水节、自贡灯会……这些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日,也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大放异彩,迎来全球瞩目。

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华珍和徒弟 图据川观新闻

“转名录”不代表“止步不前”,保护和传承的决心不会改变。列入《急需保护名录》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转入《代表作名录》则要考虑“发展问题”,从提升“保护力”到增加“可见度”,对于保护者、传承者的自身专业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三项非遗“转名录”之后,在《急需保护名录》中还有麦西热甫、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活字印刷术、赫哲族伊玛堪四个中国项目。

三项非遗“转名录”的经验,也为它们点亮了一盏灯,希望有一天,它们也能跟时代一起,从容奔赴未来。

图片


【本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撰文/成博 刘可欣 闫雯雯
编辑/ 郭书琼 责编/谢梦 审核/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