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德润龙马

赵绍芬:退休不退教,投身公益事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来源:​龙马融媒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3日 14:55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则是泸州的五个“宝”。

这些银丝满头的老人,放弃了悠闲安逸的退休生活,或行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或深入街道社区、工厂校园,将自己的知识和积累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一代。

今年67岁的赵绍芬,自2012年12月退休后,选择在公益事业上发挥余热——做一名“五老”志愿者。十多年来,她累计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6000小时,开展公益讲座158场,同时资助6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曾获“泸州市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退休不退教,赵绍芬成为一名“五老”志愿者。

扎根乡村教育 研究课题斩获全国一等奖

退休前,赵绍芬是龙马潭区安宁中心学校的一名高级教师,先后担任过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等职务。

在担任副校长期间,赵绍芬就家庭教育的问题,于2008年5月主研课题《家校合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获得全国科研课题一等奖。

“我一直在乡镇学校任教,接触的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由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往往采取错误的教育方式,或简单粗暴打骂、或向孩子灌输错误的价值观,不少孩子出现沉迷游戏、逃学、撒谎,甚至小偷小摸、暴力等问题。”赵绍芬认为,许多“问题学生”虽有一些不良行为,但本质并不坏,只有及时回归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他们重回正途。

为此,她除了常常和这些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进行及时地疏导外,还每个学期对家长开展两次以上的家庭教育“培训”,把家长变成老师的“助手”,共同参与对孩子的教育。

通过持续开展“家长培训”,短短几年后,安宁中心学校就从全区乡镇学校学年抽考成绩排名靠后,一跃成为全区乡镇学校第一名,实现了让人惊讶的“华丽转身”。

退休不退教 孩子需要什么就尽力做什么

“我来报到了!”2013年9月,刚从学校退休的赵绍芬,出现在了龙马潭区关工委办公室。闲不住又放心不下孩子们的她,第二次上岗了。

 赵绍芬退休后,学生和同事前来看望她。

其实,退休后,本有两个让人羡慕的选择摆在赵绍芬面前:一是接受高薪聘请,去一家教育集团担任常务副校长;二是去北京带外孙,享受天伦之乐。

所以,当时有很多人并不理解,赵绍芬为何会选择去做“五老”志愿者这样一件不仅辛苦还没有任何酬劳的事情。对此,她并未作过多解释,而是默默埋头翻阅资料、查找案例、准备讲稿……

对于从事教学工作37年的赵绍芬而言,“五老”志愿活动中的宣讲教育工作可谓得心应手。“我不讲大道理,也不空喊口号,喜欢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听众潜移默化地接受”。

秉持着这一育人理念,她进机关、访社区、到学校、入企业、走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宣讲,收获了大批青少年和家长粉丝。

 赵绍芬开展各类讲座。

赵绍芬深知,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此,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时间表:每天收看电视新闻30分钟、上网学习60分钟;每周到书店阅读书籍至少1-2小时……

“我的娃娃成绩很差,还不听话,爱睡懒觉,根本找不出一个优点,全是缺点!”一次,赵绍芬在龙马潭区双加镇宣讲《好家风伴成长》,当提到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时,台下一位家长却唱起了“反调”。

在仔细了解情况后,赵绍芬很快列举了孩子的好几个优点:主动帮大人分担家务、乐于助人、从不撒谎……“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以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完全没注意到他的优点。”家长恍然大悟。

赵绍芬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首先要学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之处。许多家长在按照赵绍芬开的方子“抓药”后,孩子不仅改掉了原来的毛病,学习成绩也在不断进步。

赵绍芬身兼龙马潭区关工委教育工委、龙马潭区教体局关工委、红星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等职,她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全区学校及红星街道组建了心理疏导队、校外辅导志愿队、野泳劝导志愿队、网吧义务监督队等共计1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就尽力去做什么。”她说,自己的工作没有范围限制。

2022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较多、隔代教育所造成的种种弊端,赵绍芬在开展广泛调研后连续多次开展专题讲座,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大手牵小手” 多次主动资助困难学子

对于学生,赵绍芬总是充满爱心。至今,她已先后资助过6名困难学生。

“有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家庭发生变故,只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赵绍芬回忆说,当时,这个男孩一度面临辍学,她不仅全部承担了孩子的生活费,还每年拿出600元资助这个家庭。

2012年,赵绍芬退休了,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却从未停止。2013年4月,她在泸州市田家炳中学做宣讲时,偶然听说该校有两个初中刚毕业的女孩品学兼优,却因家境贫寒萌生退学的念头,“我当即决定,每人资助2000元,让她们安心读高中”。

这些年里,对于自己帮扶过的孩子,赵绍芬从不求任何回报,甚至已记得不清这些孩子的名字。她说:“能在退休后继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就觉得是一件特别快乐、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生活中的赵绍芬也是一个热心人,她喜欢招呼邻居、朋友来家里做客,与他们分享国家大事、生活趣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小区院坝,则是她的“宣讲课堂”,一有机会就会和小区居民聊几句,或热烈讨论分享心得、或三言两语精辟解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讲效果。

在赵绍芬家中衣柜的深处,还有许多奖状和证书: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母亲、泸州市最美志愿者、四川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四川省关工委先进个人、四川省“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个人、酒城优秀“五老”等等。

“这些也是我的财富。”赵绍芬说,她追求的并不是荣誉,而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编辑:章怀安

责编:刘健

审核:朱朝宁

信息来源:川江都市报